王小民:阿寿,这村、这志、这人
中国有49万个行政村、200万个自然村,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保留至今的古村落可谓凤毛麟角。在八百里秦川最东部的大荔沙苑,有一个叫阿寿的村庄,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陕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于一身,历史、文化、遗产三者交相辉映,堪称民间艺术生态博物馆、乡
中国有49万个行政村、200万个自然村,上下五千年沧海桑田,保留至今的古村落可谓凤毛麟角。在八百里秦川最东部的大荔沙苑,有一个叫阿寿的村庄,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传统村落、陕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于一身,历史、文化、遗产三者交相辉映,堪称民间艺术生态博物馆、乡
提要:年鉴蕴含海量入志资料和线索,是三轮志书资料征集的依靠力量。年鉴与志书的编纂机理、目标价值趋向一致,资料要求、收录内容又关联契合,志鉴融合、协同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三轮修志,是更深层次的地情调查、更宽领域的社会动员、更高水平的科学著述,需要在借鉴年鉴工作机
9月18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指导、冶金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冶金工业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协办的冶金企业年鉴志书编纂出版工作座谈会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召开。来自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资深专家及年鉴志书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年鉴志书编纂出版工作开展座谈与研
双流区自2021年启动镇(街道)志编修工作,鼓励村(社区)志编纂。截至2025年5月,全区各镇(街道)志编纂工作稳步推进,部分街道志已完成初稿或进入审校阶段,多个社区志也已开展编纂或进入出版流程。以下从四个方面系统介绍双流区的实践做法。
提要:年鉴蕴含海量入志资料和线索,是三轮志书资料征集的依靠力量。年鉴与志书的编纂机理、目标价值趋向一致,资料要求、收录内容又关联契合,志鉴融合、协同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三轮修志,是更深层次的地情调查、更宽领域的社会动员、更高水平的科学著述,需要在借鉴年鉴工作机
提要:卞和得玉于荆山是事实,全国共有四处荆山,分别在湖北省南漳县西部、陕西省阎良区、三原县、富平县三地交界处、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和安徽省怀远县西南,其中以湖北荆山最为出名,参照卞和所处时代的古书记载,结合本地方志和县志记录,便不难发现:卞和是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
《黔游日记二》中,记录了明崇祯戊寅(1638年)四月二十五日徐霞客过盘江铁索桥的场景,按今天的地名,就是从桥东的关岭新铺到桥西的晴隆凉水营。徐霞客描述,桥“以大铁链维两崖,链数十条,铺板两重,其厚仅八寸,阔八尺余,望之飘渺,然践之则屹然不动。日过牛马千百群,皆
村镇志的编纂历史悠久,从现存最早的镇志——南宋常棠的《澉水志》算起,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编修村志古已有之。现存最早的村志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郎遂编纂安徽池州《杏花村志》。乾隆年间,《杏花村志》被编入钦定《四库全书》,成为古代万紫千红志苑中的一朵奇葩。
唐总章元年(668年),唐廷派兵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曾依附高句丽的粟末靺鞨西迁营州(唐朝行政区,治所柳城,位于今辽宁省朝阳市),与契丹、汉人杂居。696年,契丹发动“营州之乱”,粟末靺鞨在首领乞四比羽、乞乞仲象率领下借机返回靺鞨故地,最终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率残
6月9日,国际档案日。当日上午,扬州市档案馆以“请听档案说”为主题的第18个国际档案日现场活动在这里举行。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获悉,作为名城扬州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志》现场首发。据悉,这是国内首部专业雕版印刷全媒体志书,入选2024年度
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是省地方志办部署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三年来,在绵竹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市地方志部门精心指导下,绵竹市党史市志研究室精心谋划,坚持“编纂名品志书 留存乡愁记忆 助力名镇(村)发展”的工作思路,系统推进镇村志编纂文化工程。截至5月底,全市1
5月30日,市地志办召开《成都市全面小康志》编纂工作推进会。市地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马海军出席会议,志鉴工作处、信息化及资料处负责人、编辑部成员参加会议。市地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主持会议。
自2023年3月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雅安市部门(行业)志编纂工作指导意见》以来,市、县地方志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深入部门(行业)广泛宣传开展志书编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动员和鼓励部门(行业)有计划启动志书编纂工作
自2021年10月启动编纂工程以来,编纂团队查阅档案千余卷,深入走访村庄、部门、企业百余次,以600余页篇幅、100余万字,完整记录了店子集街道的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经济发展、社会变迁、民俗文化和名人贤达。作为店子集街道的首部志书,它不仅是全街道文化事业发展的
近日,我校校长唐志书率团出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围绕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服务等领域与当地高校、企业和机构展开深入交流,推动中医药在中亚地区的传播与合作。医院管理处处长张涛静、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王雪茜、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谭静、生命科学学院姜苗教授一同出访。
梁平柚系清乾隆梁山进士刁思卓从福建引进,培植于梁山境内,与千年夔柚嫁接,汇都梁灵气,聚天地生机,历经数代优选培育成今日之梁平柚,获“中国三大名柚”之雅称,享“天然水果罐头”之美誉。梁平柚为展示梁平产业实力、发展活力和文化魅力之媒介,古乃皇家贡品,今为五洲嘉礼、